Skip to content 腹腔內熱化療 卵巢癌抗癌新武器腹腔內熱化療 卵巢癌抗癌新武器
作者:林口長庚醫院 婦產部 婦科腫瘤助理教授 陳威君醫師
關鍵字:腹腔內熱化療、卵巢癌、大腸癌、胃癌、闌尾癌、癌症、婦科癌症、癌細胞
化療不止可以從點滴打,也可以直接打在腹腔?
腹腔內化療再加上熱水,就是腹腔內熱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
腹腔內化療的好處?
對於某些腫瘤特別容易轉移到腹膜表面者,又稱作腹膜表面腫瘤(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y),其腫瘤在腹腔內常常在腹壁上出現一顆一顆腹膜轉植(peritoneal seedings),有這類特性的包括卵巢癌、大腸癌、胃癌、闌尾癌等等。
過去傳統靜脈化療藥物得要經由血液流到腫瘤血管處,再進入癌細胞,但對於腹膜表面腫瘤者,使用靜脈化療要穿過腹膜層才能進入腹膜轉植處,而腹腔內化療的好處則是化療藥物直接打入腹腔,直接作用在腹膜表面,對於癌症治療而言是更為直接的。
這一點,以卵巢癌而言,在過去的研究中可看到存活好處,但相對來說毒性也較強,執行上需要仔細評估病人的整體狀況才行。(註1)

腹腔內化療的潛在缺點
腹腔內化療執行前,會先以手術的方式在肚皮處放置連有管路至腹腔內的基座(IP port),爾後化療藥物會經由基座給予,因此基座處可能的漏液影響腹壁或腹腔內管路造成的腸道磨損都是潛在的合併症,此外腹腔內沾黏也可能影響打入腹腔內的化療藥物無法均勻作用到每個腹壁腫瘤,因此在近期的一些研究顯示,將靜脈化療改以劑量密集式(dose-densed)給予,其效果也不亞於腹腔內化療,更何況現在還有標靶藥物等可以給予。(註2)
腹腔內熱化療
「腹腔內熱化療」 = 「腹腔內化療」 + 「熱」
化療藥物一樣加入至腹腔內,但過程維持一個攝氏42-43度左右的熱度,原則上是配合癌症切除手術(減積手術),先以手術將癌細胞盡可能切除乾淨,接著給予腹腔內熱化療。
化療藥物加上一個熱度,除了可以改變腫瘤血管的通透性,讓化療藥物更能進入腫瘤細胞,還能增加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熱能本身也能破壞腫瘤細胞,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古早時期會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將熱水及藥物倒入腹腔內攪拌30分鐘,但缺點是熱水只有剛倒進去的時候是43度,其實過個30秒就失溫了。現今有熱化療機器,可以讓熱化療期間腹腔內的化療藥水持續的維持在43度,能讓治療的效果更加穩定發揮。
目前的健保適應症
第3期以上的卵巢癌,往年的經驗是復發率超過7成,但在2018年新英格蘭期刊(NEJM)發表大規模的研究看到,對於第3期以上使用前導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的卵巢癌患者,後續接受癌症切除手術時,術中使用腹腔內熱化療者能獲得明顯較佳的無惡化存活期,因此目前健保的是應症也是針對術前有用過傳統化學治療後,癌症有明顯改善,且無腹腔外侵犯的患者,可以給付熱化療的管路費,患者需要自費的部分只剩熱化療的手術費部分,幾乎省了接近6成,對有需要的患者幫助非常的大。(這樣的手術往往動輒8小時以上,以手術費來看其實對醫護團隊而言微不足道)(註3)

筆者的經驗
目前林口長庚醫院婦癌團隊已進行接近200例的腹腔內熱化療,在全國也算是不小的數量,也定期與美國、韓國、中國、及台灣其他醫院的團隊交流討論,筆者有幸從2015年第一例治療開始參與至今,也從中獲得很多癌症治療的想法與收穫,重點還是對於這些原本束手無策的患者而言,有了更多治療癌症的武器。
備註:
註1: N Engl J Med 2006; 354:34-43 DOI: 10.1056/NEJMoa052985
註2: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7, no. 16 (June 01, 2019) 1380-1390 DOI:10.1200/JCO.18.01568
註3: N Engl J Med 2018; 378:230-240 DOI: 10.1056/NEJMoa1708618
陳威君醫師2022-06-16T12:24:44+08:0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