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子宮肌腺症微波射頻治療流程子宮肌腺症微波射頻治療流程
作者:林口長庚醫院 婦產部 婦科腫瘤助理教授 陳威君醫師
1.治療前準備
了解病史-> 陰道異常出血史、盆腔手術史、感染史、抗凝藥物史、過敏史、心臟起搏器、惡性腫瘤病史等
詳細告知微波消融的操作、預期療效、潛在合併症及副作用
與患者充分交流、了解治療訴求
治療前檢查-> 超聲、盆腔平掃增強MRI、血、生化、尿、便常規、CA125、CA199、EKG、CXR、抹片
有IUD者需取出-> 消炎止血後再治療
治療時避開月經期及排卵期
簽屬同意書-> 超聲造影同意書、微波消融同意書、組織活檢同意書(如需要)
評價病變程度及臨床症狀-> (1) 測量子宮體大小: 增強MRI或超聲看子宮體大小及病灶厚度;(2) 評價症狀嚴重程度: 採視覺模擬評分法(VAS-10分法)評估痛經、肌瘤相關質量評分表評價、血色素
制定治療預案-> 超聲評估病灶位置、穿刺路徑及深度
根據子宮、病灶位置-> 決定電極數量及電極大小(常規1.1型電極)
病灶厚度<3.0cm-> 植入1根0.5型電極
病灶厚度>3.0cm、長度>5.0cm、血供豐富者-> 並排植入2根電極
消融量效關係
麻醉師評估麻醉的安全性
術前空腹6小時
有嚴重便秘者可服緩瀉劑導瀉以減少腸道氣體干擾
術前半小時插導尿管clamp-> 調整膀胱充盈度、可觀察尿液顏色注意膀胱熱損傷
病灶大、預計消融時間較長者-> 消融前5分鐘於陰道腔內填塞浸泡冰鹽水紗球2~3枚
預防消融過程中微波熱氣泡經宮腔流出至陰道內燙傷陰道黏膜
便於治療後即刻觀察陰道有無出血
2.治療室及儀器準備
治療室採用層流或紫外線連續照射12小時消毒
超聲儀器、微波治療儀在正常工作狀態
微波消融治療手術包、超聲探頭穿刺引導裝置、無菌探頭套、微波消融電極固定夾、備搶救設施(氧氣、負壓吸引器等)及急救藥品
3.消融治療方法
患者平躺-> 暴露下腹部
超聲擇點、定位-> 選皮膚距病灶最近、且病灶中心處為進針點
穿刺路徑-> 絕對避開膀胱、腸道、網膜、大血管、盡量避開子宮內膜
靜脈超聲造影-> 評價病灶血供
消毒鋪單、探頭塗jelly套袋、安裝穿刺引導架
穿刺點皮下0.1%利多卡因局麻
二維灰階超聲實時引導下經穿刺引導槽-> 向病灶植入微波天線
設置微波輸出能量50W或60W(依病灶大小和血供)
消融時超聲三維各角度實時監測消融區-> 回聲變化及熱場擴散
當高回聲到達預定消融區邊緣約0.3cm時-> 停止消融
消融時監測內膜及宮腔內-> 回聲變化
當內膜或宮腔內出現流動的高回聲-> 停止微波輻射(預防內膜熱損傷)
術中監視生命徵象-> 血壓、脈搏、心率、血氧飽和度等
消融結束後行靜脈超聲造影
消融區內無造影劑灌注區-> 消融後組織凝固壞死範圍
若擬定消融的靶目標內仍有血流或大範圍造影劑充盈區-> 補充消融
清理穿刺點皮膚、局部加壓包紮
觀察導尿管流出的尿液顏色-> 無異常可拔出導尿管
恢復室觀察30分鐘-> 生命徵象平穩、無特殊情況-> 返回病房
術後去枕平躺2小時、消融後6小時可進食流質
4.消融後24小時內觀察指標
消融後即刻觀察-> (1) 陰道有無血性分泌物;(2) 尿袋及導尿管內尿液顏色、尿液量有無異常
惡心嘔吐-> 麻藥所致、可給予止吐藥
疼痛感-> 疼痛部位、性質、持續時間、能否耐受
發熱-> 38°C以下物理降溫、38°C 以上退燒藥
陳威君醫師2022-06-16T12:09:38+08:0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