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分享文章

子宮肌腺症 微波射頻 消融治療效果評價

作者:林口長庚醫院 婦產部 婦科腫瘤助理教授 陳威君醫師

  1. 消融效果評價

  • 靜脈超聲造影增強MRI評價消融範圍

    • 消融範圍-> 無造影劑灌注區(NPA): 消融後組織凝固性壞死區

    • 消融率-> NPA(死區)佔病灶總面積百分比-> 原則至少70%

  1. 臨床療效評價指標-> 前後子宮體積縮小率血色素痛經程度CA125、症狀生活評價

  • 子宮體積測量方法

    • 長徑: 子宮縱切面測量子宮底漿膜層至子宮頸的距離前後徑

    • 前後徑: 測量長徑的同切面與長徑相垂直的最大徑(兩標尺於前後壁漿膜面)

    • 橫徑: 子宮橫切面測量子宮底輸卵管開口下方兩漿膜間距離

    • 子宮體積縮小率: 治療後子宮體積/治療前體積×100%

  • 治療效果非常顯著-> 治療後3個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 彌漫性腺肌病-> 子宮體積縮小率>50%

    • 局灶性腺肌病或腺肌瘤-> 治療後病灶縮小>50%

    • 痛經程度下降>4

    • 貧血患者非月經期血色素達健康人水平或較治療前上升>3g/L

    • 肌瘤症狀評分下降>治療前分值50%

    • 健康生活評分升高>治療前分值50%

  • 治療效果顯著-> 治療後3個月

    • 子宮體積縮小率<49%但>20%

    • 貧血患者非月經期血色素較治療前升高>2g/L

    • 肌瘤症狀評分較治療前下降<49%但分值>30%

    • 健康生活評分升高>治療前分值30%但<49%

  • 治療有效-> 治療後3個月

    • 子宮體積縮小率<20%但>10%

    • 貧血患者非月經期血色素較治療前升高1g/L

    • 肌瘤症狀評分下降>治療前分值10%但<29%

    • 健康生活評分升高>治療前分值10%但<29%

  • 治療無效-> 治療後3個月

    • 子宮體積縮小率<10%

    • 貧血患者非月經期血色素較治療前無變化

    • 肌瘤症狀評分及健康生活評分較治療前無變化